5.2.2.处理人员需佩戴所要求的防护用品。
5.2.3.不得用水冲洗,防止污染区域扩大。
六、应急预案
6.1.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及时控制危险废物造成事故的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做好现场清理。
6.2.应急救援组织与响应
6.2.1. 本预案为公司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
6.2.2. 建立报警反应系统,保证通讯畅通。当发生应急情况时,现场人员必须采取抑制措施,尽量减少事故的蔓延,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主管领导人应根据事故地点、事态的发展决定应急救援形式。
6.3.应急救援的实施:
6.3.1、现场疏散组织:
6.3.1、设置警戒区域。事故发生后,由本公司领导小组和环保部门对现场进行封闭,应根据危废品的泄漏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泄漏溢出的危废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6.3.2组织紧急疏散。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时应注意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处置现场至少应有两个畅通无阻的出口,并有明显标志。
6.4.急救措施
所有参加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操作和现场急救培训。在事故现场,危废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防护。现场急救注意事项: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当现场有人受到危废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处理,经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6.5.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6.5.1 处理泄漏注意事项
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掩护。
6.5.2泄漏源控制
可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危废品的溢出或泄漏。
6.5.3泄漏物处理
现场泄漏物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